Search


【診間與網路的差別】
👉阿包醫生診間
媽媽:「阿包醫生!我家兒子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診間與網路的差別】
👉阿包醫生診間
媽媽:「阿包醫生!我家兒子今天有點流鼻水,本來要來打第二劑日本腦炎疫苗的,可以打嗎?」
 
阿包:「讓我來評估一下!」
我仔細檢查小男孩並評估他的身體狀況,我覺得發炎狀況不嚴重,施打疫苗應該沒有問題!
 
接著我詢問媽媽,孩子施打完上一劑疫苗有無不適狀況?媽媽說沒有;再來我確認兒童健康手冊,上一劑施打時間和這天間隔時間超過一年
 
綜合以上的評估
最後我才回答媽媽:「寶包今天可以打疫苗的唷~」 
 
👉場景轉到粉絲團私訊
「阿包醫生,請問寶寶感冒正在吃抗生素(咳嗽流鼻涕),可以打A肝疫苗(二劑)嗎?1y7m」
 
如同我回覆的內容
「如果我要回答這個問題,我還要問十個問題...」
 
不過值得肯定的是,媽媽提供了寶包的年紀及正在服用藥物的資訊

但由於資訊不足,我真的好想再問好幾個問題:
1.如果是「感冒」,這是病毒感染,為何要吃抗生素?
2.寶包的A型肝炎第一劑什麼時候施打的?一、二兩劑的間隔時間,有足夠半年嗎?
3.寶包目前感冒症狀嚴重嗎?
4.兒童健康手冊是如何記載的?
5....
 
 
==========
每當粉專私訊看到一些粉絲的詢問,我都覺得一個問題背後還有很多問題,難怪,法規禁止線上問診。
 
大家可以想想看喔!醫生如果沒看到寶包,只根據片面描述及猜測,就給建議,你敢相信嗎?這是關乎身體健康的事情耶!

所以在網路上我只會分享一些大部分寶包通用的知識~
 
只是有時我會手癢去回覆,但我知道常常只會自討沒趣,因為可能來來回回好多次對話,寶包未必會來找我看診外,對方甚至連句感謝都沒有...😭
 
🤔實在無法理解這樣的心態:
花錢看醫生時不問
卻在網路免費問醫生

免費回答是應該的?
 
或許我該把時間花在家人、診間病人及寫書或許比較實在!😂
 
#大家的看法如何?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工作事宜 請洽: 特助 琦琦 [email protected] 或私訊 DJ琦琦-醫師娘陪你當媽媽
View all posts